金榜之路
学大陪你
个性化辅导
关于我们  |  联系我们

初二语文教案-不求甚解教学设计

来源:学大教育     时间:2016-01-30 23:50:25


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有时候会出现答非所问,文不对题等类似现象,一部分原因是故作诙谐,调节气氛;大多数是因为不理解对方问题,不求甚解所造成。通过阅读初二语文教案-不求甚解教学设计,我们可以对此类现象起到合理改善。

教学过程

一、导入新课

1、谈话:同学们,读了近十年的书,我想请同学们说说我们以“不”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呢?(不求甚解、不三不四、不识抬举、不识泰山、不识时务、不知好歹、不时之需、不成体统、不出所料、不白之冤、不得人心、不耻下问、不辞而别、不打自招、不得善终、不假思索、不见天日、不骄不躁、不由自主、不近人情、不可开交、不可救药、不可理喻、不可一世、不约而同、不同凡响、不由分说、不容分辩、不择手段、不在话下、不值一提……)

2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“不求甚解”,板书课题。谁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:甚:很,极。只求知道个大概,不求彻底了解。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、不深入。从感情色彩来说,含有贬义的色彩。那它的近义词是:囫囵吞枣、浅尝辄止(zhé zhǐ)、食古不化反义词是:穷原竟委、咬文嚼字(jiáo zì)、寻根究底。“咬文嚼字”是我们课文当中的一个成语,意思是形容过分地斟酌(zhuó)字句。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。嚼(多音字jué咀嚼 )

二、学习课文

1、请同学快速默读第一自然段,用“——”画出一般人对“不求甚解”态度的句子。你认为这个句子中那些词语用得不恰当,在下面打上“.”。

师生交流:常常任何都是

2、那作者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?我们来齐读第二句话: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,但是,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。

3、作者对“不求甚解”有着怎样的理解呢?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第2、3、4自然段,把你觉得重要的句子画上横线,并谈谈自己的理解,再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的观点。

4、教师引导学生小结: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:一是表示虚心,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,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,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到书中的真意,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;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,不要固执一点,咬文嚼字,而要前后贯通,了解大意。

5、作者在常人的理解中分析了人们对陶渊明“不求甚解”的错误理解,从而也顺理成章的引出了自己的观点,可单凭这一点就能驳倒对方吗?我们知道律师打官司都需要证据,作者为了驳倒对方,收集了那些证据?请同学们自读课文5到9自然段,找出作者所列举的论据,做上记号。

师生交流:作者列举了普列汉洛夫对马克思著作的曲解,诸葛亮因观其大略而获得了广泛的知识,宋太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。

6、小结:所以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,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。

对于这篇叫做初二语文教案-不求甚解教学设计的文章的介绍今天就到这里了,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语文课文,祝大家学业有成。

网站地图 |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: | 服务时间:8:00-23:00(节假日不休)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400-810-5688 举报邮箱:info@xueda.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

京ICP备10045583号-6 学大Xueda.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
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-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